学术新闻

第101届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心血管影像会议纪要

发布时间:2016-09-0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者:
 

         20151129日至124日,第101届北美放射学会(RSNA)年会于美国芝加哥召开,会议的主题是创新引领我们的未来(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our future。百年过去,引领下一个百年靠的是新技术和个性化医疗等各方面的创新。本届会议共有超过400个知识更新课程、1728个学术发言以及1762个教育展览和921个学术展板。关于心脏影像的学术发言125个。在这125篇心脏影像领域的口头发言中,科研亮点简单总结如下。

一、心血管CT临床应用和科研进展

(一) CT成像技术研究

1、双能量CTDECT)成像

       Li等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(AMI)患者在冠脉造影前行DECT13N-/ 18F-FDG PET检查。DECT可同时获得冠状动脉CT血管图像,以及反应碘分布的“碘图”,DECT正确识别了20AMI患者存在的冠脉狭窄和心肌缺血,正确排除了5例急性心肌梗死,做到了一次检查完成解剖及功能学评估。

2、连续动态CT心肌灌注(CTP)成像

 Coenen等入选43例患者,以侵入性血流储备分数(FFR)结果为参考标准(FFR≤0.80定义为缺血),评价CTP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。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区域的血流量(MBF)平均为67ml/100ml/min,正常区域为88ml/100ml/min。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区域的MBF80ml/100ml/min,正常区域为92 ml/100ml/min。该研究说明,CTP可以测量心内膜下和外膜下的心肌血流量。

Hube等对32例患者在腺苷负荷条件下进行CTP,结果FFR和心脏磁共振(CMR)首过心肌灌注成像进行对比。CTPFFR比较,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.9%100%;与CMR比较,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.3%86.6%,因此CTPFFRCMR首过心肌灌注成像具有类似的诊断准确率。

3、迭代重建对斑块体积测量的影响

Chen等入选53 名患者,采用滤波反投影法(FBP)及迭代重建(iDose 4,飞利浦)后处理。迭代重建较FBP降低53%的图像噪声,信噪比提高111%,对比度噪声比提高了99%35名患者进行了斑块量化分析,斑块总体积在迭代重建及FBP重建无统计学差异。

(二) CT对临床治疗新技术的指导价值

1、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

Boroumand25TAVR术前患者的3D超声和CT测量的主动脉瓣环径线进行比较。超声与CT测量的瓣环短径(r = 0.73)、长径(r = 0.72)、瓣环面积(r = 0.87)相关性良好。相对于超声,CT有可能夸大主动脉瓣环的长径和瓣环面积。

2、  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

Bilbey对正常对照组(61例)和二尖瓣返流患者(44例)的二尖瓣环大小进行测量,二尖瓣反流组的瓣口面积(6.49 ± 1.53 cm2/m2)较对照组明显增大(4.68 ± 0.62 cm2/m2,  p < 0.001) ,且二尖瓣脱垂的患者瓣口面积大于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的患者(7.20 ± 1.43 cm2/m2 vs. 5.59 ± 1.14 cm2/m2, p < 0.001)。本实验数据为拟行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提供了CT测量的重要信息。

(三) 心脏CT的临床研究结果

1CTA用于管理急诊胸痛患者

Wnorowsk1189例急性胸痛患者行“胸痛三联”CTA扫描,与冠脉CTA扫描相比在急救中心评估胸痛的附加价值进行研究,发现139例患者 (11.7%) 有冠脉≥50%狭窄病变,106例患者(8.9%) 有冠脉以外的阳性发现,其中30例肺栓塞和主动脉病变是冠脉CTA检查不能发现的,说明了“胸痛三联”扫描的附加诊断价值。

       PuchnerROMICAT II 试验中501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分析,其中37例急性冠脉综合症(ACS),多因素回归显示, ≥50% 狭窄(OR = 40.2)和高危斑块特征(OR = 3.4)与ACS罪犯病变独立相关。

2、无症状中等冠心病风险成人的预后

Hong分析了无症状中等冠心病风险患者1156人,记录传统危险因素并计算Framingham 评分(FRS),中位随访时间76个月,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.2%CTA的结果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(p < 0.01)。ROC曲线下面积随着钙化积分和CTA信息的加入逐渐递增。

3、非心脏外科术前的危险分层

Ten等入选了91例行非心脏手术的中高危患者,术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。心血管事件组(12人)和非事件组(79人)的一般信息、危险因素信息及药物信息无统计学差异。5例患者术前发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。6例患者术后3天内发生了心血管事件,CTA在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,能够提示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。

二、心脏磁共振(CMR)临床应用和科研进展

(一)      CMR新技术的应用

1、四维血流(4D FlowMRI

    Hanneman应用4D flow MRI评估了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解剖结构,并获得成功。Saru用该技术评估了54例患者的主动脉瓣反流,对于具有临床意义的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,该技术的诊断敏感性达100%,特异性98%

2、弥散加权成像(DWI

    Benedetti探讨了DWI成像对发现心肌梗死和微血管病变的潜在价值。共入选51例患者,DWI上梗死心肌为高信号,与正常心肌明显不同,验证了该技术是发现心肌梗死和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技术。

3PET / MR的临床应用

     Durrani应用13N-ammonia PET和钆对比增强MR负荷心肌灌注成像,对15例患者行PET / MR及冠脉造影检查。结果显示PET / MR联合检查,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。

     Nensa应用PET / MRI显像前瞻性评估可疑心肌炎患者。对5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,PET / MRI能够提高可疑心肌炎患者的诊断效能,特别是提高诊断敏感性,从MRI单独诊断的敏感性58%PET单独诊断的敏感性75%,提高到92%

(二)      CMR临床研究结果

1、 肥厚型心肌病(HCM

Imai阐明了T2加权MRI心肌高信号的临床意义。室间隔HCM患者中约3.1%心肌节段、心尖部HCM患者中约4.2%心肌节段显示T2高信号,T2高信号的出现与晕厥密切相关。Xu通过CMR钆对比剂延迟强化(LGE)定量诊断HCM心肌纤维化,获取LGE与心肌标记物的关系,HCM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、肌钙蛋白与LGE比率、LGE体积呈正相关。Amano等的研究则显示,LGE的范围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有显著相关性。

2、急性心肌炎

CMR可观察急性心肌炎患者炎性组织的变化。Luetkens的研究显示,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对可疑急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最为有利。Kwak评估了CMR对急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。他对37例急性心肌炎患者平均随访了41个月,11位(29.7%)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,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,心肌内延迟强化(LGE)和长轴方向的径向应变是预后不良的显著预测因子,而后者也是左心室功能恢复的唯一显著预测因子。

3AMI后的心肌水肿

Tahir25例初次AMI患者在梗死后7天内行基线MRI扫描,在随后的平均1.23.36.3个月分别行3MRI随访。T2加权成像显示基线水肿心肌所占比率为29.9%,第一次随访时占19.6%,第二次和第三次随访时分别占8.6%5.6%,说明AMI后水肿区持续缩减,但在6个月后仍保持较低水平的水肿区域。

    上述内容为本届RSNA年会在心血管病诊断领域的亮点。虽然CTMRI都没有推出首次亮相的最新技术,但是近两年的新技术在定量诊断和精准诊断方面有了实质进步。上述内容,仅挑选了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,受篇幅所限,有所纰漏在所难免,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影像的快速发展。



返回 >>
阅读次数: